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省连云港市,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10900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31公里。1994年7月,建设部、国家计委联合印发《陇海兰新地带城镇发展与布局规划(建规[1994]477号)》,将“东方桥头堡”第一次写入国家文件,并把江苏省连云港市列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市在沿海城市中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连云港市人口达到510万(2012年户籍人数),2013年GDP达到1810亿元,港口吞吐量达到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49万标箱,东西双向过境集装箱运量达到10.6万标箱。从江苏省的城市空间格局来看,连云港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与长三角城市群具有合理的空间距离,有条件发展成为江苏省北部发展轴线的核心城市。但从城市能级来看,连云港市在江苏省排名靠后(GDP仅仅比宿迁略高)。具有如此好发展条件的连云港市没能快速发展的原因何在?关键症结就在连云港城市与港口的互动出现了问题。新时期“一路一带”的国家战略需要连云港市发挥关键作用,而其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资源就是港口,“以港兴市”是连云港市新时期承担国家战略的战略路径。
1、港口与城市空间的冲突难以调和
连云港港的港口建于1933年,此地原名老窑,因在连岛和云台山之间建港,取名连云港。因港而生的连云港城市以港口为核心逐步形成城市聚居区。一般来说,因港而生的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市与港口的冲突日益显著,进而引发港口向城市外迁移,将港口空间和海岸线让给城市其他产业部门,进而产生更高的收益。连岛是连云港市著名的旅游品牌,但其南侧紧邻港口,港口的装卸设备林立破坏了城市景观,港口装卸产生的污染物也对城市空气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港口在此区域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极为有限。港口后方就是云台山,后方陆域仅仅200-400米,港口集疏运体系难以组织,港口业务拓展的空间受限。目前采取的折中措施就是通过造价昂贵的云台山隧道将货物堆存至云台山后。在这样的集疏运体系下,出现了一个悖论:港口吞吐量上升的同时利润却可能下降,原因就在于吞吐量上升使得更多的货物需要放到云台山后,货车倒运费吞噬了吞吐量增加带来的收益。港口与城市相隔如此之近,而二者长期以来的冲突并没有激化,就这样不温不火地相互影响,却一直没能形成港口外迁的真实动力。与此同时,国内大多数港口城市已经陆续完成了港口与城市的空间优化。青岛港从老港区迁至前湾,进而进一步把散货向董家口疏散。烟台港的西港区也已建成并逐步承担大宗散货进一步发展的重任。这些港口在港口快速发展期基本实现了港口城市空间的优化,港口发展所需的外部输血不多,港口建设成本在当时尚不算高。连云港市港口空间受限,抑制临港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不足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基础设施不足进而无法吸引产业入驻,连云港市的恶性循环不断累积,没有巨大的外力很难打破。目前北京至连云港市的航班一天只有两班,高铁尚未联通,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的状况十分明显。
2、冲破桎梏还需国家战略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APEC会议使得“一带一路”战略更为清晰。“一带一路”将构建起世界跨度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它涵盖44亿人口,GDP规模达到21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的63%和29%。借助“一带一路”构想,沿途国家正谋划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而作为欧亚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恰恰是“一带一路”相对接的关键节点城市,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带一路”战略迫切需要连云港市发展节点城市和产业承载的作用,而连云港市也需要借“一带一路”战略再次起航。
连云港市城市能级的提升迫切需要港口发挥作用,通过港口往外迁移带动临港产业落地,港口迁移留下的码头岸线资源可以发展商贸服务业,还可以增加城市亲水空间提升连云港市旅游的吸引力,发展邮轮游艇产业提升城市品位,主城区的商贸服务和旅游功能得以强化,而具有“一路一带”概念的临港产业具备了发展空间,也可以提升城市的GDP,进而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供给能力。这样的城市格局才能够支撑“一路一带”国家战略赋予连云港市的历史责任。
3、徐圩港区是连云港市城市空间格局优化的核心资源
在目前的连云港市城市规划中,城市发展的核心区是连云城区西部的连云新城。连云新城产业落地乃至人口集聚的动力没有找到,因而也很难形成主城区。而作为副城的徐圩新区恰恰具备吸引产业的功能,进而起到疏散城市产业、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的作用。港口是引导产业迁移的核心力量。依托国家“一路一带”战略,举全省之力吸引产业集聚,至少要将江苏省内的产业向徐圩新区迁移,同时国家级的石化产业基地也可以带动较大规模的临港产业。同时,徐圩配套具有一定规模的港口,一方面承担临港产业的货物进出通道,另一方面承接主港区转移来的大宗散货。主港区置换出来的空间和岸线资源可以转变为商贸服务和旅游休闲空间,产生的土地溢价和其他收益可以作为徐圩港区开发的资金。
在这样的思路下,徐圩港区将成为连云港市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资源,成为城市空间格局优化的核心资源,同时也是承载“一路一带”战略的重要资源。徐圩港区既是大宗散货的港口,同时也是徐圩新区临港产业的重要依托。只要有产业落地,就有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连云港与周边联系的交通基础设置将不断得到完善,进而吸引“一路一带”的相关服务业乃至部分高端人才的入驻,连云港市的能级因此得以提升,进而支撑“一路一带”的国家战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11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连云港市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明确连云港市徐圩新区为示范区,而大港口必然是徐圩新区发展的先导。
4、徐圩港区要建成新一代港口
当前,港口发展已经有过去十年的高速增长进入到平稳增长的态势,港口吞吐量个位数增长成为常态。港口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也由十年前的14%下降到目前平均8%。沿海港口鳞次栉比,港口之间的竞争逐步加剧,使得港口要价空间十分有限。连云港港在煤炭、铁矿石等大宗货物上受日照港挤压,集装箱受青岛港压制,因而发展也面临极为激烈的竞争。同时,港口建设成本不断上升使得新建港口难以盈利,过去港口依靠土地收益和政府补贴的路径越来越难以为继,新时期徐圩港区发展面临诸多不利局面。然而,徐圩港区的发展同时具备后发优势,也没有转型成本,只要悉心谋划,还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在港口投融资体系上,需要建立投资与运营分离的模式。港口投资公司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资产获得收益,港口运营公司通过租赁投资公司的码头并向投资公司支付租金。港口运营公司由于没有巨量的固定资产使得其资产负债表相对较好,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较高,具备了吸引资本市场的条件。同时,连云港集团应当参与到徐圩港区的建设中来,加速推进徐圩港区的大宗散货码头建设,并将主港区的大宗散货功能向这里转移。
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由于港口对城市污染物排放的作用不可小觑(香港港口对城市主要污染物的贡献达到约50%,上海则达到10%)。未来港口与城市发展的冲突会升级,徐圩港区的发展要预留与徐圩新区发展的足够空间,并在码头建设和运营中采用国际最为先进的技术以及最为优化物流方案,减少污染物排放,形成绿色生态港口的示范。
在智慧港口方面,随着我国同工同酬政策的不断推进以及人口红利的不断弱化,港口过去通过大量雇佣合同工降低人工成本的路径不再可行,未来机器替代劳动力是大势所趋。徐圩港区在设计、建设中植入新一代技术,将通过现代化的码头运营实现港口的智慧发展,成为智慧港口的典范。
同时,有韩国学者提出了第五代港口的理念,其核心思想就是社区化港口,也即港口与周边社区和谐发展,彼此包容。徐圩港区的建设,要处理好码头前沿和后方陆域乃至城区的关系,在交通格局、物流格局、人居环境、绿色生态等方面实现港城和谐。
微信平台二维码
金马云物流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金马云物流APP
Copyright © 2015-2024 江苏金马云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71502号 苏公网安备 32128202000592号